口师范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时代感和吸引力为目标,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为核心,深入推进思想引领、平台建设、队伍建设,筑基网络育人“三大”工程,凝练打造“OTO”思想政治工作品牌,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育人环境初步形成。
“亮剑”发力,把握网络育人工作主动
突出“抓总”,统筹规划。学校成立了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统筹管理校园网络信息安全;各部门负责人对本单位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与网络文化建设工作负直接责任,各基层党团组织、全体教职员工都有开展网络文化建设工作的职责,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和学院各负其责、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网络育人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制度“保障”,职责明确。制定了《周口师范学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网建设和管理的意见》《新媒体平台建设与管理工作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对学校网络文化建设工作涉及的主要内容、方法途径、组织领导、保障措施等做出具体安排,为网络育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制度保证。
“工程”为基,夯实网络育人工作内容
突出思想价值引领,健全完善网络育人新体系。重点抓好学校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微信,统筹管理各部门二级网站、学生社团及师生个人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精心打造新媒体联盟网、“红色记忆”、“周游音悦”等特色栏目。持续开展校级优秀二级网站、优秀二级通讯社、十佳校园新媒体、优秀通讯员、网络思政作品评选表彰活动。持续开展超级话题、微话题、微上墙、微直播等互动报道和线上线下活动。新媒体已成为展示学校良好形象的重要窗口、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阵地和服务师生的重要平台。
突出网络常规管理,推动形成网络育人新生态。出台《周口师范学院校园网二级网站评比标准》《校园贴吧论坛管理制度》等文件;组织开展二级单位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安全防护技术专项检查,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筑牢网络安全“防火墙”。学校还持续深化网络文明教育活动,组织开展“网络宣传思想教育优秀作品”“十佳校园新媒体”“优秀网络评论员”等评选活动,培育了一批“有高度的安全意识、有文明的网络素养、有守法的行为习惯、有必备的防护技能”的好网民。
突出网络平台建设,着力丰富网络育人新手段。做好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关键就在于把握好当下的时代特征和青年学生的思维特征,创造出有针对性的话语体系。学校在“微”平台建设和使用过程中,注重打造青年学生专属话语体系,用“微”平台聚焦“大”能量,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做好网络育人工作。一是利用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培育家国、家校情怀。二是依托特色版块,提高“微”平台在学生中的黏合度。此外,智慧校园建设成绩突出,打造了集成教务系统、网络学习空间、学工管理系统、图书借阅系统、后勤服务系统等于一体的网络平台生活学习区,为学生的生活、学习提供了更加高质量的便捷服务。
“队伍”发声,确保网络育人工作方向
完善网络建设管理队伍。党委宣传部负责网络育人工作的统筹管理,保卫处、网络中心负责网络信息安全相关工作,学工部负责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工作;各二级单位建立起包括本单位的网页维护人员、信息安全员和通讯员等在内的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管理工作队伍,负责本单位网络信息服务与安全管理相关的具体工作。
充实学生骨干网络文化建设队伍。注重调动广大学生参与网络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网络文化建设学生骨干队伍,成立网络文明促进会,大力鼓励、支持学生参与校内网站、官方微博、微信;注重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学生网络教育管理积极分子等骨干力量的作用,引导他们积极利用网络新媒体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品牌”引领,提升网络育人工作实效
学校在工作实践中,创新网络育人工作方法,凝练推出“OTO”思想政治工作品牌。“OTO”模式聚力线上线下互联互通,由线上新媒体虚拟平台和线下实体组成,依托移动互联网,将线上的媒介平台应用和线下的“微型访谈”有机结合,构成完整多维的良性循环,实现日常教育与网络教育并重,虚拟网络与现实生活互动。通过线上线下有机融合,学校整合多方优质资源,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发展特点,着力开展心理咨询服务、生活适应辅导、学业发展辅导、人际交往辅导、情绪情感辅导、职业规划辅导、危机应对辅导和对特殊群体的辅导,从而成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推动实施“OTO”模式,师生沟通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教育模式呈现出由“单项灌输式”——“双向沟通式”——“多向互动式”的纵深扩散式变化,“键对键”便捷师生交流,“面对面”深化教育效果,师生双方平等沟通、相互启发,网络育人工作的空间和功能得到更为充分的拓展和发挥,网络育人工作实效大为提升。
(周口师范学院 供稿)